为深入贯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战略部署,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,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动作为、前瞻布局,于2025年正式成立“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培训中心”与“市民夜校”,在继续教育新的发展阶段,以新的发展理念,不断深入践行“佑启乡邦、振导社会”的办学宗旨。
一、聚焦协同育人,构建家校社教育共同体
家校社中心依托重庆大学深厚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师资队伍,紧密围绕家庭、学校和社会三大核心主体,立足大中小学教育贯通理念,全面覆盖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群体,着力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,破解育人壁垒。中心成立以来,一是秉承“人有所长、学有所专、专有所用”的育人宗旨,积极整合多元教育资源,搭建高效育人平台,将高新区虎溪街道作为实践基地,推动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;二是精心打造面向学生群体的“学业规划公益讲座”,邀请高校专家与一线名师,为家长、学生提供前瞻性升学与生涯发展指导;三是开设“家长课堂”,聚焦家庭教育热点与科学养育方法,提升家长育人能力,实现家校教育同频共振。


二、对接知识普惠,点亮市民新生活
“市民夜校”专注于当代市民的生活状态,旨在通过文化、艺术、科学、技术、健康等多领域、多角度、多层次的培养,实现个人素质、能力与生活品质的提升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市民夜校成立以来精准对接市民多元化学习需求,利用晚间及周末时段开放课程。首期推出的“AI智能办公”培训班反响热烈,吸引众多青年及职场人士参与,课程涵盖AI工具实操与前沿趋势解读,助力市民拥抱智能时代。未来市民夜校将持续引入职业技能、文化艺术、健康生活等实用课程,助力市民实现“白天奋斗职场,夜晚滋养生活”的平衡愿景,打造兼具学习、社交与解压的城市精神驿站。


三、开放学校资源,服务终身学习
在新的历史时期,继续教育学院将充分利用重庆大学学科优势与师资力量(目前已经涵盖艺术、体育、美视等学院),将高校优质资源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公共产品。虎溪街道作为首批实践落地点,已成功开展多场讲座,惠及学生、家长及周边居民千余人次。学院负责人表示:“开放教育资源是高校的责任,我们将持续拓展课程门类与覆盖区域,让终身学习真正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。”

继续教育学院此次创新实践,不仅为区域教育生态注入活力,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服务社会、促进教育公平的使命担当。随着更多课程与站点铺开,这座“没有围墙的大学”必将为重庆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。